中国铁合金网讯:据报告显示,2012年多晶硅产业情况进一步恶化,产量出现负增长,停产企业数量达到近90%,目前仅有江苏中能、大全、亚洲硅业和黄河上游等几家企业在保持生产,但产能利用率也大幅下降。11月份大全已基本停产,亚洲硅业和江苏中能的产能利用率也仅在50%左右。专家预计在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将会被淘汰,行业回暖估计要到2014年。
从年初的230元/公斤,到12月初的110元/公斤,进入2012年来国内多晶硅价格暴跌的噩梦依旧在继续。而伴随着成本倒挂的加深,多晶硅行业的停产风暴更愈演愈烈。
11月份大全已基本停产,亚洲硅业和江苏中能的产能利用率也仅在50%左右。专家预计在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将会被淘汰,行业回暖估计要到2014年。
进入2012年,多晶硅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滑。从价格来看,截至12月初,国内多晶硅一级料主流成交价为110-115元/公斤,已跌破成本线。二、三级的多晶硅价格更低,三级多晶硅的售价甚至在100元/公斤以下。而国外多晶硅市场价格也在继续走跌,现货均价目前在每公斤17到18美元。粒状硅的报价甚至低于14美元/公斤。
调查了解到,目前国内众多公司的平均成本价是在每吨20万元到30万元,也就是说每公斤200多元到300元,这意味着每卖出一公斤多晶硅就得亏损100元。
多晶硅价格“跌跌不休”背后,是行业供应过剩以及下游需求的受挫。“2012年前三季度,中国多晶硅产量约5万吨,预计全年产量6.5万吨,同比下降20%,但产量仍将位居全球第一。”
在产能仍然巨大的情况下,多晶硅的需求却因光伏产业陷入寒冬而急剧减少。据王勃华介绍,我国半数以上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,30%大幅减产,10%至20%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,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。
据报告显示,我国对美国、韩国、德国多晶硅进口依赖较重,也给国内多晶硅企业造成严重冲击。海关数据显示,1月到10月份,我国累计进口多晶硅70210吨,同比增加26.16%,平均进口价格为26.16美元/公斤,同比下跌61.10%。“上半年,进口多晶硅与国产多晶硅占据市场各一半的份额,但下半年,进口多晶硅的市场份额明显扩大,预计今年进口将达到8万多吨,而在去年进口量是6.4万吨。
研究指出,国家近期频繁出台政策,大力补贴国内光伏应用,但国内市场在全球占比较小,产业基本面恶化并不会因此缓解,明年上半年或将是行业最差的时期。
我国的风电和光伏行业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,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风电行业的市场重心在国内,而光伏行业的市场则在境外。但在目前的困难条件下,风电企业看到的是以往没有重视的海外市场和海上风电项目,而光伏企业则将希望寄托于国内市场。
在行业起步初期,得益于产业配套政策的及时出台,风电企业在国内市场迅速壮大起来。截至2012年上半年,风电行业内的龙头上市公司华锐风电、金风科技的海外市场销售额仅占其营收总额的9.1%和12.6%。而光伏行业的情况则恰恰相反,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光伏企业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强的国际视野。截至2011年,全国光伏企业生产的光伏产品有九成左右出口到国外。
但风电行业在开发新市场空间时似乎困难重重。由于海外风电市场有较高的认证准入门槛,因此很多风电设备商难以进入海外市场。同时,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应用级风电塔做出反倾销初裁决定,贸易保护主义也阻碍了风电企业开拓海外市场。另外,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尚未大规模启动,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风电行业开拓新市场的力量。
相较而言,光伏行业着力开发的国内市场政策暖风频吹,其中近期国家电网就宣布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的政策。光伏行业与风电不同,分布式光伏项目主要集中于东部电网设施完善的地方,不存在风电面临的电网跟不上风电场建设节奏的制约因素,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电能消纳不是问题。因此光伏行业国内市场的启动就更加容易。
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,否则视为侵权,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,特此郑重声明!
- [责任编辑:editor]
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