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紧盯形式主义问题

中央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紧盯形式主义问题

  • 2018年06月01日 10:18
  • 来源:中国铁合金网

  • 0
  • 关键字:钼
[导读]中国铁合金网讯:生态环境部公报首次增加温室气体浓度等气候变化内容

中国铁合金网讯:生态环境部公报首次增加温室气体浓度等气候变化内容

 
中央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紧盯形式主义问题
 
昨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了《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》(以下简称《公报》)。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,总体来看,2017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,土壤环境风险有所遏制,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,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,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。
 
《公报》显示,2017年,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,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,有9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,占全部城市数的29.3%。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.0%;细颗粒物(PM2.5)年平均浓度为43微克每立方米,同比下降6.5%。
 
系生态环境部组建后的首份公报
 
这是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首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,有别于原环保部此前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。除公报名称发生变化外,今年发布的《公报》还增加了温室气体浓度、海平面变化和农业面源等方面内容。
 
刘志全表示,“《公报》增加了气候变化的内容,首次提出了温室气体和海平面的问题,特别是公布了全国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为404.4PPM,甲烷的浓度为1907ppb,氧化亚氮的浓度为329.7ppb,并和全球的水平做了一个比较。”同时,《公报》公布了我国海域总体海平面变化水平,2017年,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(1993-2011年)高58毫米,并且公布了渤海、黄海、东海、南海的具体变化。
 
在农业面源方面,《公报》称,2017年,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比重为62.4%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.536。水稻、玉米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.8%,农药利用率为38.8%。
 
此外,在海洋的水质方面,《公报》显示,全国近岸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,水质级别为一般,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。其中,渤海和南海的近岸海域水质一般,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,东海近岸海域水质差。
 
在9个重要河口海湾中,胶州湾和北部湾水质良好,辽东湾水质一般,渤海湾、黄河口和闽江口水质差,长江口、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。
 
“回头看”进驻期间突出下沉督察
 
日前,经党中央、国务院批准,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“回头看”已全面启动。6个督察组将陆续进驻河北、河南,内蒙古、宁夏,黑龙江,江苏、江西,广东、广西,云南等10个省、区开展督察“回头看”工作。
 
发布会上,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,5月30日,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已进驻黑龙江省开展工作。31日,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“回头看”。
 
“这次‘回头看’跟中央环保督察一脉相承,既延续了原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积累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,也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实践。”刘友宾说。
 
据他介绍,在组织形式上,6个督察组要完成对10个省、区的督察,采取了“一托一”或者“一托二”的方式开展督察,有的督察组要到两个省开展督察工作。除了全面督察工作之外,专门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个标志性战役和有关的重点工作,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,同步统筹安排一个专项督察,这个专项督察和整个督察统一实施、统一报告反馈,但是对相关的问题线索进行分开移交移送。
 
其次,在督察内容上,重点督察主要盯住督察整改不力,特别是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问题,重点检查列入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改情况,重点督察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的情况,以及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严肃责任追究的有关情况。
 
另外,时间安排上,这次“回头看”进驻期间,省级层面督察只安排5天时间,其他的时间都要进一步下沉督察,现场核实问题是否得到整改。
  • [责任编辑:Jiang Li Juan ]

评论内容

请登录后评论!   登录   注册
请先登录再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