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科学规划“引路”。完成3平方公里硅产业园发展规划编制,其中一期建成30万吨工业硅生产能力,二期发展纳米二氧化硅、多晶硅、单晶硅、光伏材料等精深加工,到2015年,形成100亿元工业产值。
二是基础建设“铺路”。采取BT模式建设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,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,建成220KV输变电站一座、厂房8万平方米。
三是产品开发“指路”。引进香港华诺实验公司从事工业硅及上下游产品研发,10万吨/年炭素电极配套项目全面投产。
四是龙头企业“开路”。建成投产规上企业5家,建成产能6万吨;维隆硅业和必嵘硅业各5万吨/年项目即将投产;协议引进上海时代泰茂投资公司和宝利协鑫集团建设15万吨/年工业硅和1万吨/年多晶硅项目。
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,否则视为侵权,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,特此郑重声明!
- [责任编辑:editor]
评论内容